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   
   
站内搜索
中医科
 中医科
 当前位置:首页 >> 中医科 >> 中医科
中医科普知识应该遵守的原则
时间:2015-08-08 来源:钟祥佑安医院 点击:3008

——《清热;虚实;补泻与阴阳》
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周诗淳



        我有个玄学朋友很能干,很多事情都爱自己动手;原先喜欢看流行的保健治病类书,后来发觉那些书靠不住,于是干脆自己医自己的病——他说:“现在难得碰到一个好医生。什么开胃汤刘太医、绿豆张悟本、泥鳅教母马悦凌,他们把自己的技术吹得那么神,结果都犯法了!又有一个什么中医世家程云林,主张‘当孩子发烧、感冒时,千万别去医院’,给孩子‘左手五百下,右手三百下’的推推,‘烧立退!’——太神了嘛!只要是当过父母的几乎都晓得或见过,小儿发高烧并非少见,是最令父母紧张和担心的事。照他陈云林的办法,孩子发烧、感冒时,都不去医院就治好了病,简直可以得诺贝尔奖了——如果哪个人的小孩发高烧,坚持‘左手五百下,右手三百下’的推‘天河水’而不上医院;没有整住,以致丢了性命;有人证、物证的找到他陈云林说事,那陈云林不吃官司才怪!”


        今天,这个朋友在电话里自夸说:“我的这个三叉神经痛、牙痛,没有哪个医生医得了!还是用我自己的老处方:黄连上清丸加土霉素,吃几道就解决问题了!”


    又一次听到他这样处理自己的病,恪守“医不扣门”的我,实在为这个年近古稀的老朋友担忧,于是对他说了一件真实的事情:“记得我年经学医的时候,有一个知青朋友叫刘帝奎,患了慢性肾炎,常常出现虚热症状。他家里穷,于是自己经常吃黄连上清丸、牛黄解毒丸;不听我劝阻。服那些苦寒清热的黄连上清丸、牛黄解毒丸,当时虽然好点,但是后来越来越严重!浑身都水肿的时候,才后悔没听我的劝告;结果没活到三十岁就死了。你的病,也是虚热,不能用黄连上清丸哟!我虽然不是好医生,但医理还是弄得清楚的。不信,你到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医天地网站-橘井论坛看看吧,我那篇《业中医说》 ,几年来,点击率已经上五千了。如果我那篇文章属外行的话,早就遭到医界高人和那里的老师、学生抨击和异议了。”(http://bbs.etiandi.com/forum-19-1.html            http://bbs.etiandi.com/thread-459-1-1.html


    有感于中医药科普书藉的误导;有感于人们在“钱”医生的谋害后而觉醒的盲目自治,笔者冒昧地谈一谈——《清热;虚实;补泻与阴阳》


        人体患病后,大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现象。提起“清热”,成年的人似乎都知其然,或有所体会。特别是具有一些中医药常识的人,更“会”使用上清丸、黃连上清丸、牛黄解毒丸、三黄片、龙胆泻肝丸等清热成药。但,没有全面掌握中医理论的人,往往不能正确清热。


    清热,分苦寒清热、甘寒清热——用带苦味的凉性药物为主去清实热,用带甜味的凉性药物为主去清虚热,从而使人体的阴阳平衡。


        虚、实,是中医对疾病性质的概括归类——“虚则补之”; “实则泻之”。


        阴、阳,是两个古老而常见的哲学字眼,中医用它来包罗和解释中医药的一切理论。中医治病是以“补”或“泻”为总的原则来调整人体的阴阳,使之平衡,从而达到治癒疾病的目的。


        中医认为,人体在阴阳平衡的时候——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,是不应该服药的!


我们姑且将人体生命的健康本质状态(阴阳平衡)看作一架天秤上称好的同等重量:“7”。这重量的一方属阴,一方属阳(图A)。

         假设这天秤双方的(阴、阳)重量为“7”这个生命本质的健康数字;那么,当人体出现了“虚热”的病变时,这个天秤的“7”就会发生如下阴阳不等的变化(图B)。

        如图B所示,要调整阴阳,使之平衡,可以往阴方添“1”,也可以在阳方减“1”。然而,根据中医“虚则补之”,“补其不足”的道理,则只能用甘寒清热的药物益阴平阳,补其不足——往阴方添“1”,使阴阳双方保持固有的平衡。而绝不能用苦寒清热的药物(上清丸、黃连上清丸、牛黄解毒丸、三黄片、龙胆泻肝丸)去削阳适阴,减少这生命本质的“7”,以求暂时的阴阳平衡——症状似乎缓解,身体似乎“好转”。然而,削阳适阴的次数多了,人体就会怕冷,甚至发生水肿等肾病……


        当然,营养过盛,天秤也会失衡——请见图C:

        如图C所示,阳方多“1”(不过,这“1”,是多享燥热饮食或无病进补,营养过盛所致的“阳邪”)天秤也会失衡。

    要使其平衡,可往阴方添“1”,可在阳方减“1”。然而,根据中医“实则泻之”,“泻其有余”的道理,则只能用苦寒清热的药物直折亢阳,祛除实热——在阳方减“1”,保持阴阳固有的重量。而绝不能用甘寒清热的药物(如六味地黄丸、蜂蜜)去滋补本来不虚的“阴”,姑息偏亢之阳,破坏身体本质的“7”;使疾病加剧,连暂时的缓解也不可能。


        请注意,除了“虚热”“实热”要引起人体阴阳失衡外,“虚寒”“实寒”也会使人体的阴阳失衡。另外,无明显寒热表现的“虚”“实”,都会使人体生命本质的天秤倾斜。因此,在甘寒清热,苦寒清热等内服方法之外,中医还有很多其它的方法(如针灸、按摩、汤熨、导引、气功等)来治疗疾病,从而达到平调人体阴阳之目的。


        当然,素体孱弱的人,依据中医“先天不足,后天补之”的道理,在合理的营养,完全消化、良好吸收的前提下,是可以同时提高自己生命本质的数目的。人们通过气功、瑜伽等身心俱练的功夫锻炼,无疑也可以巩固自己生命本质的数目,从而获得延年益寿之能,寿臻期颐。


        这里,也议一下我的玄学朋友提到的那几位人物。首先,应该肯定他们的书里有值得学习与参考的东西。之所以他们的有些说法经不起实践检验,有的甚至误导病人致死,除了医术不济,更主要的是:金钱名誉使他们忘乎了中医的根本——辩证施治!如:


        2010年五月出版的《喚醒身体自愈的潜能》(作者程云林、“中医世家,对中西医学均有深入研究”,是“天涯社区最火养生贴  点击率超10000000”)在《爱抚治疗儿科百病》一文,一开始就说:“爱孩子,有这几件小事你一定要会做:第一件,当孩子发烧、感冒时,千万别去医院,用你的大拇指或者你的掌心,从孩子的掌心(劳宫穴)推到他(她)的肘窝(曲泽穴),也就是沿心包经,一般左手五百下,右手三百下,烧立退!”


        笔者实在不敢苟同其说——“孩子发烧、感冒时,千万别去医院,用你的大拇指或者你的掌心……烧立退!”这种主张问题太大!引起孩子发烧的原因太多,真正的中医,哪可能以此一法统治发烧?就是大米做饭统治天下人的饿"",还有冬日食干饭,盛暑好稀粥的做法;而且各有所喜之食,何况取穴治疗诸多病因病机不相同的各类疾病?


        另外,陈云林医生似乎在随心所欲解释中医和编造“经典”。如他在《唤醒身体自愈的潜能·自愈是健康的唯一途径》写道:“可以说,中医本质就是唤醒身体内在的自愈能力”(恕不在此文讨论这个问题);在《生命不一定在于运动》一文写道:“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曰:‘奉阴者寿。’……所谓‘奉阴者寿’,就是:阴阳处于收藏状态的冬天对于养生最重要。在冬天,越懒越好,越少运动越好;衣服要穿得暖,越保暖越好;情志要收藏,随时像中了五百万大奖又不告诉别人的样子”——笔者怀着诧异的情绪,再次查阅了我国著名古汉语和医史医籍专家郭霭春老先生编著的《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》和清代著名医家高士宗著的《黄帝素问直解》上的《四气调神大论》,根本没有“奉阴者寿”这句!


        如果冬天真的“越懒越好,越少运动越好……越保暖越好”那岂不是剥夺了人体自身对寒冷的适应能力,无形降低了人体自身的免疫力;造成人体肥胖而血管阻塞——“越少运动越好”是站不住脚的!因为缺乏体育锻炼,以至微循环障碍,肌肉得不到营养;肺脏的呼吸量减小、肺泡萎缩,心脏供血供氧的功能衰退,血管出现疾病……


        要说《黄帝内经》的道理。《黄帝内经》中的《生气通天论》说:“阳气者,若天与日,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。”(【语译】人体的阳气,象天有太阳一样。太阳失其正常运行,万物就不能生存; 人体的阳气失其运行,就会折寿而不能生长壮大。)可见,人的生命延续首先应该重视“阳气”;只有阳气旺盛,人体的自我康复能力才能正常发挥,而不是“奉阴者寿”。“越懒越好,越少运动越好”,岂不是都处于阴气盘踞的状态?阳气怎么能正常运行发挥?

 
 上一条: 中医养生学的历史渊源
 下一条: 冬季养生之道,冬季推荐的养生之道
copyright 2004-2023 钟祥佑安医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:鄂ICP备15018668号-1
地址钟祥佑安医院 经济开发区祥瑞大道(血浆站旁) 电话:0724-6905120/13597998120 
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批:荆卫网审(2015)第01号 技术支持:钟祥瑞安快网 0724-4266823
注:本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关于网站的规定,保障本网站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。 本站医疗信息仅供参考,不代表医生的诊断和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