混合痔的治疗
混合痔,也称里外痔。混合痔以发生于肛门同一方位齿线上下,静脉曲张形成团块,内外相连、无明显分界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。 混合痔是直肠上下静脉丛共同曲张的静脉团块。痔内、外静脉丛曲张、扩大,相互沟通吻合,括约肌间沟消失,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整体者称为混合痔。
混合痔的病因:长期坐立使下部静脉回流困难,直肠静脉没有静脉瓣以及直肠上、下静脉丛壁薄是痔形成的基础,直接的病因有
局部刺激饮食和不节
肛门部受冷、受热、便秘、腹泻、过量饮酒和多吃辛辣食物,混合痔形成的病因,都可刺激肛门和直肠,使痔静脉丛充血,影响静脉血液回流,以致静脉壁抵抗力下降,导致混合痔。
腹内压增加
因腹内肿瘤、子宫肿瘤、卵巢肿瘤、前列腺肥大、妊娠、饮食过饱或蹲厕过久等,混合痔形成的病因,都可使腹内压增加,妨碍静脉的血液回流,导致混合痔。
肛门静脉压增高
因肝硬变,肝充血和心脏功能代偿不全等,均可使肛门静脉充血,压力增高,影响直肠静脉血液回流,导致混合痔。
习惯性便秘
习惯性便秘,又称功能性便秘,是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,或排便经常感到困难。
混合痔的症状:便血:无痛性、间歇性、便后有鲜红色血是其特点,是内痔或混合痔早期常见的症状。便血多因粪便擦破粘膜或排粪用力猛,引起扩张血管破裂出血。轻者多为大例或便纸上带血,继而滴血,重者为喷射状出血,便血数日后常可自行停止。这对诊断有重要意义。便秘、粪便干硬、饮酒及食刺激性食物等都是出血的诱因。若长期反复出血,可出现贫血,临床并不少见,应与出血性疾病相鉴别。
痔块脱垂:常是晚期症状,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,因晚期痔体增大,逐渐与肌层分离,排粪时被推出肛门外。轻者只在大便时脱垂,便后可自行回复,重者需用手推回,更严重者是稍加腹压即脱出肛外,如咳嗽,行走等腹压稍增时,痔块就能脱出,回复困难,无法参加劳动。有少数病人诉述脱垂是首发症状。
疼痛:单纯性内痔无疼痛,少数有坠胀感,当内痔或混合痔脱出嵌顿,出现水肿、感染、坏死时,则有不同程度的疼痛。
瘙痒:晚期内痔、痔块脱垂及肛管括约肌松弛,常有分泌物流出,由于分泌物刺激,肛门周围往往有瘙痒不适,甚至出现皮肤湿疹,病人极为难受。
黏液外溢:直肠黏膜长期受痔核的刺激,产生炎性渗出,使分泌物增多。肛门括约肌松弛时可随时流出,使肛门皮肤经常受刺激而发生湿疹、瘙痒。
混合痔的治疗
传统手术、微创治疗, 微创治疗方法比较多,由于医学发展,中西医都采取了一些比较好的方法。
至于手术切除痔疮,当然会更彻底,不易复发,采用传统手法会比较疼痛,因为疼痛程度是与创面大小成正比的。可以考虑微创无痛手术疗法。微创手术疗法,采用小创口潜行剥离,创面小,伤口恢复快,患者术中到术后痛苦小。
切除痔核,这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。其特点是随着混合痔手术疗法的改进,手术中及手术后痛苦较轻,创面愈合快,疗效肯定。但要求手术条件较高。
手术时可切除有炎症的肛窦,直肠下部多余的粘膜,肛门多余皮肤;切除肛门内外的全部曲张之静脉,并截断动脉;同时切除伴发的外痔、肛裂、肛瘘及肥大乳头,并保持肛管和肛门功能。这就要求术者清楚肛门直肠部位的生理、病理、解剖特点,以免曲张的静脉不能全部切除而复发,或因切除过度而使肛门功能受到影响。
手术切除痔核有其相应的适应症和禁忌。譬如,有脱出、出血、感染、肛门周围不洁和瘙痒等显着症状的内痔,应择期手术。有脓肿、急性炎症的患者应控制感染后再行手术治疗。另外,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肛门静脉曲张以及有血液系统疾患的患者、妊娠妇女,均不宜行手术治疗。钟祥佑安医院肛肠科陈桂菊主治医师专业治疗痔疮,对内痔、外痔、混合痔、环状痔、严重痔脱垂、脱肛等都有着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。具有术后见效快、恢复快、无痛苦。